清晨微醒,比我還大隻許多的兒子,躺在我的手臂上和我閒聊,沈重的負擔,可又甜蜜的,我還蠻依戀這樣的溫存⋯⋯
台北行,難得父子間,可以那麼親近⋯⋯
搭車、走在街上、吃飯、會老友、教會敬拜、甚至看電影等,日夜都在一起。
在拜會老友的場合中,常會聽到老友在言談中提及:「難得這個年紀還願意陪爸爸、青少年開始要叛逆了⋯⋯」這種描述。
可能是因為僻居偏鄉的自學,一家人始終在一起的關係,雖多少可以感受到兒子來到青少年的叛逆,可不若坊間聽到的劇烈、誇張⋯⋯
此行,除了洽公以外,就是陪伴兒子。像日前,一大早陪著兒子到士林的天文館,9點不到就進館,不到半個小時,我就癱坐在椅子上休息,甚至中途還在裡頭打瞌睡;可兒子呢?細嚼慢嚥的,看呀看的,可以說鉅細彌遺留的,一點都沒有放過。到最後還是我好言相勸才可以提早離去。
因為不太有興趣,所以參觀天文館時,多少我可以理解,兒子這幾天陪我洽公、拜訪老友,應該也有類似的心情。
昨晚,聽從牽手的建議,投兒子所好,陪他去看了《星際效應》4D電影,到戲院時連票都不會買,好在碰到年輕人願意幫忙才買成的;倒是購票之前,看到票價那麼高,心裡蠻掙扎的,可難得帶兒子看電影,又已經來到戲院門口了,才忍痛出手購票。
好在電影的內容還不錯,身歷其境的臨場感也蠻新奇的,多少接觸到新世代賺錢的把戲,就算是繳一點學費安慰自己。
吃的方面,看電影當晚,陪兒子吃了我幾乎不吃的爆米花,今午也陪他去吃了台東吃不到的Subway。就像友人說的,來到青少年的兒子,願意依賴在我身邊的日子也愈來愈少,我應該好好把握⋯⋯
倆個興趣迥異的人,自然的湊在一起,而且形影不離的,這趟台北的小旅行,除了父子的理由外,還真難想像怎麼湊對成行的?